“剪刀手”韓春雨:NgAgo-gDNA啟程“第四代”基因編輯
2016年5月2日,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技術橫空出世,一鳴驚人,該技術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精準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一些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被看作是“第四代”基因編輯。這項技術由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研究小組日前發表在Nature系列頂尖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上,有專家評論,盡管這種技術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其潛力有望超過近來被看作諾貝爾獎熱門的CRISPR/Cas9技術。
發現者是何方神圣
一個“三無”副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NgAgo-gDNA震動了中國乃至國際生命科學界,被稱為“諾獎級”應用。一鳴驚人背后,科研履歷曾經略顯“蒼白”如今卻夢想成真的他,在媒體人、學者和普通網友中引發“眼球風暴”。
NgAgo-gDNA發現者韓春雨副教授沒有光鮮的資歷,曾欠科研經費30萬,連續10年沒有發過文章,但這一切并沒有阻止他專研科研的腳步,正如他在一次采訪中所述:我開始研究這個課題可能是具有偶然性,但之后取得這個成績是必然的,我向來都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從韓春雨身上,讓我們真正的體會到“玉經琢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科研不僅需要靈光乍現的驚喜,也需要十年磨一劍的等待。
NgAgo-gDNA的前世今生
NgAgo-gDNA技術所用的核酸酶是NgAgo,一種存在于格氏嗜鹽堿桿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中的Ago內切核酸酶蛋白。Ago核酸酶最初是由荷蘭科學家發現其可以有效地利用單鏈DNA作為短介質,去相對精準地切割基因組靶點。而最初的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實驗所需要的溫度在65-75攝氏度,不能在生理條件下完成。而通過韓春雨教授團隊的不斷搜尋,最終他們發現來自于格氏嗜鹽堿桿菌的Ago同源蛋白可以在生理條件下實現類似的功能。
NgAgo-gDNA PK CRISPR/Cas9
《Nature》雜志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評論說:“雖然這項新技術還處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讓我們相信它與現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相比有多種優勢,特別是在更精準的基因編輯方面。” 雖然NgAgo-gDNA與被稱為“第三代”基因編輯的CRISPR/Cas9在原理上有相似之處,但其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 可編輯基因組內任何位置:Cas9基因組的靶點選擇受到PAM區和富含GC區的限制。而NgAgo對靶點選擇沒有限制,對基因組任何位置都能有效引入雙鏈斷裂。
- 與NgAgo結合的gDNA長度為24個堿基,這比與Cas9結合的19個堿基的gRNA要長5個堿基,理論上其精確性要提高1024(4的5次方)倍。
- 由于向導核酸是DNA而非RNA,因此避免了RNA易于形成復雜的二級結構而帶來的失效或者脫靶效應。
- 向導設計制作簡便:可以像合成PCR引物一樣合成短鏈單鏈DNA向導;向導可直接轉染細胞和組織而無需構建向導表達載體。
- 對游離于細胞核的DNA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
NgAgo能夠超越CRISPR嗎?不止國內,有些老外也比較關注這個問題。世界上做基因組編輯方法和應用的實驗室,差不多都有CRISPR/Cas9的成熟技術平臺。CRISPR/Cas9編輯系統是已得到大家承認的成熟基因組編輯工具,而且CRISPR技術的優勢不可小覷,有大牛撐它,它的發展和完善幾乎匯聚了全世界基因組編輯實驗室的資源,過去幾年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NgAgo-gDNA目前還在發展初期,預計在近期內相關的研究文獻會有井噴式的發展,NgAgo-gDNA的發現只是“第四代”基因編輯技術發展漫漫征途的啟程。
該成果是我國首個純正“中國創造”的尖端生物技術,打破了外國基因編輯技術的專利壟斷,研究水平可比肩國際一流大學同領域,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和麻省理工的ZhangFeng教授的工作。該技術在人類血液、器官的編輯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醫藥,農業,畜牧等產業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相關文章
(本文原材料來源于網絡)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維生素E可以降低急性腎損傷風險
- 《Nature》重磅!衰老的骨骼干細胞會延緩骨折愈合,并促進炎癥發展加速全身衰老!
- 長期睡眠不足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 南開大學團隊研究有望破解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之謎
- 波長不是340nm,能否進行NAD(P)偶聯分析?
- 祝賀西寶生物順利完成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年審認證
- Q-葡聚糖(聚陽離子型)Q-dextran (polycationic)
- 有時候檢測空白樣時會出現負吸收值,這正常嗎?在計算結果時,是應該使用真實值(負值)還是用“0”?
- 別再emo了,情緒真的能夠改變基因!
- Nature子刊: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干細胞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