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紅細胞糖苷酯是人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自從呈球狀組織析出為人所識以來一直如此命名。球狀系列鞘糖脂 (GSL’s) 是與細胞膜相關的抗原,擁有Galα1-4Gal (類似半乳二糖) 鏈的結構特征,負責識別和細胞分化。它們為人類尿路上皮細胞內致病性大腸桿菌蛋白所識別。它們也是志賀毒素和細菌外毒素(志賀類毒素)受體, 構成p血型系統的基礎。許多被認為與癌癥相關的抗原。 Galα1-4Galβ1-4Glc,是球狀系列鞘糖脂內部糖化合物的核心結構。[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elicityl_p_antigen_1.html
-

-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報道,研究顯示,如果抗藥性超級細菌在全球的擴散得不到遏止,每年喪生的人數每年可能將增加1000萬人。到2050年,各國得為此付出100萬億美元的代價。
據一份受英國政府委托的進行的研究,這種細菌感染己造成每年數十萬人死亡,而且趨勢還在擴大。“有效的抗微生物藥的重要性怎么強調也不過份。”
領導這項研究的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師奧尼爾指出,目前僅在歐洲和美國,每年就有大約5萬人因受到大腸桿菌等超級細菌感染而死亡。
他在倫敦的一次情況介紹會上說:“除非在205[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yjccjxjwlmnhjdzqwrxm_1.html
-

-
Nissui日本日水月桂醇硫酸酯MUG肉湯培養基 Lauryl Sulfate MUG Broth, 用于迅速檢查大腸菌群、大腸桿菌。[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Lauryl_Sulfate_MUG_Broth_1.html
-

-
Nissui日水EC-Blue培養基 100(瓶裝) 可高壓滅菌
上海西寶生物專業提供Nissui日水EC-Blue培養基 100(瓶裝) 可高壓滅菌,原裝進口,咨詢熱線:400-021-8151
品牌: Nissui 日本日水
中文名稱:EC-Blue-100P
英文品名:EC-Blue-100P
包裝規格:100ml×100包(1.74g/包)
用途:用于檢查水中的大腸桿菌以及大腸菌群 2001年版上水試驗法及厚生勞動省令101號[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ecbluepyj_1.html
-

-
ε- 聚賴氨酸(ε-Polylysine, ε- PL)是白色鏈霉菌(Strepomyces albulus)的代謝產物,由25~30賴氨酸殘基聚合而成。它對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陰性細菌、酵母、霉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其他天然防腐劑不易抑制的革蘭氏陰性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抑菌效果好,而且其對耐熱性芽孢桿菌和一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是一種可被廣泛使用的安全的生物食品防腐劑。[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seebiotrspffjbionatf_1.html
-

-
MSRA--蛋氨酸亞砜還原酶A
人,重組蛋白,大腸桿菌
重組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圖
僅用于體外實驗
質量保證12個月
在-20℃下儲存
避免反復冷凍/復溶
形式
液體。置于0.1M ,PH 7.4的Tris-HCL 和30%的甘油中
活性
37℃下,1nmol的hMSRA 1分鐘內即可還原7nmol的Met-S-sulfoxide
分子量
25.9 kDa
純度
SDS-PAGE分析,>90%
描述
MSRA在N-末端具有His-標簽
MSRA(蛋氨酸亞砜還[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1510_1.html
-

-
谷胱甘肽瓊脂糖親和介質由結合了谷胱甘肽的4%濃度的交聯珠狀瓊脂糖介質組成。
GST瓊脂糖親和介質能簡單快速地純化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谷胱甘肽依賴性蛋白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重組衍生物,尤其適用于在大腸桿菌、昆蟲細胞和哺乳動物細胞中表達的GST融合蛋白。由于GST-標簽對蛋白溶解性和小分子蛋白表達效率的影響,這一技術廣泛地用于產生用于結晶,分子免疫學蛋白的研究和關于蛋白-蛋白,蛋白-DNA相互作用研究中。
然而,GST-標簽有時會干擾下游應用,[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1403_1.html
-

-
水質測試Ⅱ系列是特定酶基質法培養基,是大腸桿菌群、E.coli的檢查用培養基?,F追加三種添加了丙酮酸的X-GAL、MUG培養基。
Aqua Test Ⅱ組成表
蛋白胨
5.0g
磷酸氫二鉀
4.0g
氯化鈉
5.0g[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452_1.html
-

-
基因工程在工業上的應用
微生物發酵生產法具有許多優越性,結合基因工程手段,可實現許多美好的設想。例如,目前用100 kg胰臟只能提取3~4 g胰島素,而用“工程菌”進行發酵生產,則只要用幾升發酵液就可取得同樣數量的產品。1978年美國有兩個實驗室合作,使大腸桿菌產生大白鼠胰島素的研究已獲成功。接著,又報道了通過基因工程使大腸桿菌合成人胰島素實驗成功的消息。1982年,我國科學工作者也利用遺傳工程技術,將人工合成的腦啡肽基因移植到大腸桿菌中,[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31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