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Cancer:腫瘤細胞分泌的EV-DNA作為一種“危險”信號,促進抗轉移性免疫反應[ 2024-12-06 14:01 ]
- 在12月3日發(fā)表在《自然癌癥》雜志上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癌細胞分泌的被稱為細胞外囊泡(EVs)的小膠囊包裝的短鏈DNA。所有細胞都利用EV分泌蛋白質、DNA和其他分子,腫瘤細胞是特別活躍的EV分泌者。這些ev包裝分子的生物學功能仍在探索中,但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各種癌癥類型中,腫瘤細胞分泌的EV-DNA作為一種“危險”信號,激活肝臟中的抗腫瘤反應,降低肝臟轉移的風險。
- Nature提出了第一個直接證據(jù):支持幾十年前的多巴胺-血清素對立假說[ 2024-12-05 15:51 ]
- 斯坦福大學吳蔡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這些情緒管理分子的另一個新方面。這項研究在線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首次準確地展示了多巴胺和血清素是如何共同作用的——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如何對立作用,來塑造我們的行為。
- Cell:突破類器官研究限制!利用所有關鍵的胰腺細胞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類器官[ 2024-12-04 14:08 ]
- 來自Hubrecht研究所的類器官小組(以前的Clevers小組)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fā)出一種模仿人類胎兒胰腺的新類器官,為其早期發(fā)育提供了更清晰的視角。研究人員能夠重建一個完整的結構,包括胰腺中的三種關鍵細胞類型,這是以前的類器官無法完全模仿的。
- Science:突破傳統(tǒng),利用細胞自然死亡機制殺死癌細胞[ 2024-12-02 14:43 ]
- 斯坦福大學醫(yī)學研究人員開發(fā)的一種新方法可能會對癌癥治療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們的目標是利用這種細胞死亡的自然方法來誘騙癌細胞進行自我處理。他們的方法是通過人為地將兩種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一種新的化合物打開一組細胞死亡基因,最終驅動腫瘤細胞開啟自己的功能。
-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引發(fā)帕金森病的隱藏RNA結構[ 2024-11-29 15:55 ]
-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G-四聯(lián)體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促進有害蛋白質的聚集。用5-ALA阻斷G4s可以阻止小鼠的帕金森樣癥狀,這為早期疾病干預提供了一條有希望的途徑。
- Science Advances:高爾基體越多,T細胞就越健壯,就越能抗癌![ 2024-11-27 16:13 ]
- 高爾基體的健康功能與t細胞殺滅癌細胞的能力有很大關系。了解信號軸如何減輕高爾基應激,使其正常工作,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新的治療靶點,以增強t細胞。不僅如此,Oberholtzer的研究還表明,高爾基體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標志物來選擇最強的t細胞進行免疫治療。
- Science:轉移RNA調節(jié)信使RNA的降解[ 2024-11-25 15:32 ]
-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轉移RNA (tRNA)是一種以讀取構建蛋白指令而聞名的遺傳分子,在調節(jié)這些指令在細胞中持續(xù)的時間方面也起著關鍵作用。
- Nature:保護性抗體是如何阻止瘧疾的[ 2024-11-22 15:21 ]
- 在今天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的結構見解幫助揭示了瘧疾攻擊計劃中的一個弱點,這可能有助于指導疫苗設計。貢獻者來自Fred Hutch、Scripps研究所、哥本哈根大學和圣安東尼奧德克薩斯大學衛(wèi)生科學中心,以及Tanga研究中心、烏干達傳染病研究合作組織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 MIT諾獎團隊解謎令人困惑的“殺手”蛋白[ 2024-11-21 13:49 ]
- 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對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研究,揭開了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即控制細胞凋亡的因素:一種能夠防止程序性細胞死亡的蛋白質是如何促進細胞程序性死亡的。上個月,秀麗隱桿線蟲第四次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的研究由麻省理工學院David H. Koch生物學教授Robert Horvitz領導,并于10月9日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發(fā)表,揭示了健康和疾病中細胞死亡的過程。
- 疼痛信號新見解:一種鈣通道蛋白起關鍵作用[ 2024-11-20 12:54 ]
- 在目前的研究中,Link?ping大學的研究人員專注于一種名為CaV2.2的鈣通道,它與疼痛信號的傳遞有關。事實上,這些通道在慢性疼痛時更加活躍。它們特別位于感覺神經細胞的末端。
- Science:首次發(fā)現(xiàn)谷氨酰胺代謝開關是紅細胞發(fā)育的關鍵[ 2024-11-19 13:55 ]
- 造血干細胞經過不同的階段發(fā)育為完全成熟的紅細胞。這一基本的生物過程是由一系列復雜的代謝過程決定的。在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疾病中,這些過程往往失調。近日,美國圣裘德兒童醫(yī)院的科學家們首次發(fā)現(xiàn)了谷氨酰胺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調節(jié)谷氨酰胺代謝有望治療常見的紅細胞疾病。同時,谷氨酰胺的豐度可以作為評估療效的工具。
- EGFR基因突變,基因編輯技術揭示癌癥耐藥性途徑[ 2024-11-18 14:24 ]
- 在最近發(fā)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瑞士的研究人員使用堿基和引物編輯技術,在多種細胞系(包括癌細胞和非癌細胞)中創(chuàng)建和分析了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的各種變體,以研究它們對癌癥進展和耐藥性的影響。他們發(fā)現(xiàn),以前已知的和新的突變都與EGFR激活和藥物反應顯著相關,證明了該方法的準確性,并揭示了影響腫瘤生長和耐藥性機制的新途徑。
-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阿爾茨海默病檢測和治療的腦脊液標志物[ 2024-11-15 12:59 ]
- 在最近發(fā)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人類腦脊液(CSF)蛋白質組的基因組特征。通過探索腦脊液蛋白的遺傳藍圖,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了新的標記物和治療靶點,可能會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和護理方面取得進展。
- 突破性方法揭示了免疫受體如何檢測感染[ 2024-11-14 13:33 ]
- 免疫細胞能夠像嗅探犬一樣檢測感染,使用一種叫做Toll樣受體的特殊傳感器,簡稱TLRs。但是是什么信號激活了TLRs,這種激活的規(guī)模和性質與被檢測到的物質之間有什么關系?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波恩大學和波恩大學醫(yī)院(UKB)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來回答這些問題。他們采用的方法可能有助于加快尋找對抗傳染病、癌癥、糖尿病或癡呆癥的藥物。
- 突變蛋白在一些致命癌癥中的新作用[ 2024-11-13 14:07 ]
-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和合作者表示,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途徑,即RAS基因(在癌癥中常見的突變)可能會推動腫瘤生長,而不是在細胞表面發(fā)揮眾所周知的信號傳導作用。RAS基因是癌癥中第二常見的突變基因,突變的RAS蛋白是一些最致命癌癥的關鍵驅動因素。
- Cancer Cell發(fā)現(xiàn)了一些癌癥對免疫治療沒有反應的關鍵原因:代謝機制阻礙免疫反應[ 2024-11-11 17:08 ]
- 密歇根大學Rogel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些癌癥對免疫治療沒有反應的關鍵原因: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代謝物轉運體阻斷了免疫反應不可或缺的一種關鍵類型的腫瘤細胞死亡。
- 《Nature》腸道中的某些大腸桿菌如何促進結腸癌?[ 2024-11-08 11:03 ]
- 科學家已經發(fā)現(xiàn)腸道中的某些大腸桿菌是如何通過與腸細胞結合并釋放一種破壞dna的毒素來促進結腸癌的發(fā)生的。這項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潛在降低癌癥風險的新方法。這項研究是由Lars Vereecke教授(VIB-UGent炎癥研究中心)和Han Remaut教授(VIB-VUB結構生物學中心)的團隊進行的。
- 劍橋大學:青光眼藥物可能有助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tau蛋白積聚[ 2024-11-07 11:07 ]
- 劍橋大學英國癡呆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篩選了1400多種臨床批準的藥物化合物,使用斑馬魚進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它們模擬所謂的牛頭病。他們發(fā)現(xiàn)碳酸酐酶抑制劑(治療青光眼的藥物甲唑胺就是其中一種)可以清除斑馬魚和小鼠體內的tau蛋白積聚,并減少這種疾病的跡象。斑馬魚和小鼠體內攜帶著導致人類癡呆的突變形式的tau蛋白。
- 《Cell》與帕金森病相關的蛋白質聚集的新機制[ 2024-11-06 13:38 ]
- 熊本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有害蛋白質聚集體形成的突破性機制。由Norifumi Shioda教授和Yasushi Yabuki副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發(fā)現(xiàn),一種名為G-四重復合物(G4s)的獨特RNA結構在促進α-突觸核蛋白(一種與神經變性相關的蛋白質)的聚集中起著核心作用。通過證明抑制G4組裝可能潛在地阻止突觸核蛋白病的發(fā)生,這一發(fā)現(xiàn)將G4定位為這些疾病早期干預的有希望的靶點。
- Nature子刊:首次揭示肝炎和腎損傷之間的聯(lián)系[ 2024-11-05 14:25 ]
-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臟。但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大學醫(yī)院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受感染的肝細胞會分泌一種病毒蛋白,這種病毒蛋白會與血液中的抗體發(fā)生反應,并可能形成復合物,破壞腎臟的過濾結構。
- 《自然》:突變的RAS開關在癌癥中沒有斷裂,而只是有缺陷[ 2024-11-04 11:18 ]
- 每年,超過300萬人被診斷患有由三種ras家族基因突變驅動的癌癥:KRAS、NRAS和HRAS。ras家族突變與許多類型的癌癥有關。現(xiàn)在,MSK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了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前模型中顯示出了希望。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皮羅·利托醫(yī)學博士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證明,某些抑制劑可以使由促進癌癥生長的突變引起的失控信號短路。他們的研究結果發(fā)表在2024年10月30日的《自然》雜志上,這是世界領先的科學期刊之一。
- Cell子刊:暴飲暴食如何導致糖尿病?神經遞質激增[ 2024-11-01 12:37 ]
- 研究表明,攝入高脂肪飲食會引發(fā)全身神經遞質激增,導致肝臟脂肪組織迅速分解——這一過程通常由胰島素的釋放來控制。高水平脂肪酸的釋放與許多健康狀況有關,從糖尿病到肝功能衰竭。
- 《Cell》癌細胞逃避免疫反應新機制被發(fā)現(xiàn)了:它們能抑制核糖體功能[ 2024-10-31 12:35 ]
- 來自荷蘭癌癥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了癌細胞用來實現(xiàn)免疫逃避的一種新機制。他們的研究發(fā)表在10月22日的權威雜志《Cell》上,揭示了癌細胞如何干擾核糖體功能,影響免疫反應并導致免疫逃逸。
- NEJM:首次發(fā)現(xiàn)lncRNA基因缺失引起神經發(fā)育疾病[ 2024-10-30 10:57 ]
- 博德研究所、布萊根婦女醫(yī)院、西北大學范伯格醫(y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發(fā)現(xiàn),一種極其罕見的神經發(fā)育障礙與一個編碼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的基因有關。這項研究成果于2024年10月23日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JM)上。
- 干細胞移植會增加癌癥風險嗎?[ 2024-10-29 12:39 ]
- 自從50多年前首次造血干細胞被成功移植到血癌患者體內以來,研究人員一直想知道它們是否會產生致癌突變。一項針對最長壽的移植受者及其供者的獨特研究表明,接受供者干細胞的人似乎并沒有增加發(fā)生這種突變的風險。
- Science:有益的腸道微生物具有驚人的代謝能力![ 2024-10-28 13:01 ]
- 醫(yī)學博士Jeffrey I. Gordon領導的研究小組將注意力集中在兒童腸道微生物群對這種療法的反應上。在他們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特定腸道細菌的潛在深遠影響,這種細菌與孟加拉國兒童接受旨在培養(yǎng)健康腸道微生物的治療性食物的更好生長有關。這種以微生物群為導向的治療食品被稱為MDCF-2。
- Nature:免疫療法阻斷瘢痕形成,改善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臟功能[ 2024-10-25 12:52 ]
- 作為這項新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對人體組織樣本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心臟中的一種成纖維細胞是導致心力衰竭中疤痕組織形成的罪魁禍首。為了看看它們是否能防止疤痕的形成,科學家們轉向了具有相同類型成纖維細胞的心力衰竭小鼠模型。他們使用了一種叫做單克隆抗體的治療性蛋白質來阻止這種有害的成纖維細胞的形成,并成功地減少了疤痕組織的形成,改善了小鼠的心臟功能。
- 科學食療:切斷癌細胞獲取脂肪的途徑,誘導鐵死亡加強癌癥治療[ 2024-10-24 13:05 ]
- 范安德爾研究所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切斷癌細胞獲得脂肪的途徑、限制癌細胞外脂質,可增加癌細胞對鐵死亡的敏感性,盡管可以氧化的細胞PUFAs水平降低。利用基于質譜的脂質組學和穩(wěn)定同位素脂肪酸標記,作者對脂質限制如何改變細胞脂質代謝途徑活性進行詳細研究
- Cell:癌細胞通過改變核糖體來逃避免疫系統(tǒng)[ 2024-10-23 13:10 ]
- 荷蘭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近日發(fā)現(xiàn),癌細胞可利用核糖體來增強它們的隱形能力,幫助它們躲避免疫系統(tǒng)。這項研究成果于2024年10月21日發(fā)表在《Cell》雜志上,有助于人們更深入了解免疫逃逸。
- 《Nature Biotechnology》新技術增強了對染色質組織的認識[ 2024-10-22 12:37 ]
-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表觀基因組學中心(C4E)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名為“液滴Hi-C(Droplet Hi-C)”的新技術,該技術使科學家能夠快速確定染色質組織,即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排列。
- 肝癌免疫治療成功的生物標志物[ 2024-10-21 11:01 ]
- 研究發(fā)表在10月17日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上,為一對名為p62和NBR1的蛋白質提供了新的見解,以及它們在調節(jié)肝星狀細胞干擾素反應中的相反功能,肝星狀細胞是肝臟對抗腫瘤的關鍵免疫成分。該研究表明,這些特化細胞中高水平的免疫抑制NBR1可能會識別出不太可能對免疫療法產生反應的患者。該研究還表明,在動物模型中,降低nbr1的策略有助于縮小腫瘤,這為那些對免疫治療無反應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新治療方法。
- 《Cell》一種small RNA有潛力逆轉衰老[ 2024-10-18 16:00 ]
- 發(fā)表在《Cell》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種小核核RNAs (snoRNAs)上,這種RNA通過抑制核糖體的產生而使細胞停止分裂除了擴大科學家對這類生物分子在細胞衰老中的作用的了解之外,這些發(fā)現(xiàn)還可以為設計新的核糖體疾病治療方法提供信息。
- 科學家揭示了“自私DNA”在人類早期發(fā)育中的關鍵作用[ 2024-10-17 11:55 ]
- 西奈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人類早期發(fā)育的一個關鍵轉變不是由我們自己的基因控制的,而是由一種叫做轉座子的DNA元素控制的,這種元素可以在基因組中移動。他們發(fā)表在《發(fā)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雜志上的研究表明,轉座因子對于確保人類胚胎細胞在早期正常發(fā)育(而不是回到過去)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專注于被稱為LINE-1的轉座元素,即長時間散布的核元素-1。
- PNAS首次表明:人體組織中駐留在肺部的NK細胞在代謝方面與血液中循環(huán)的NK細胞不同[ 2024-10-16 12:43 ]
- 圣詹姆斯醫(yī)院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一種以前基本上不為人知的、但至關重要的“自然殺手”(NK)免疫細胞的行為和代謝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他們的研究結果發(fā)表在今天(2024年10月10日星期四)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為進一步探索NK細胞為一系列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癌癥和結核病)的未來治療和療法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 Cell Metabolism:糖尿病風險基因如何降低細胞對壓力的抵抗力[ 2024-10-15 12:43 ]
- 杰克遜實驗室(JAX)的研究人員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已知會增加一個人患糖尿病風險的DNA序列變化與胰腺細胞處理兩種不同分子壓力的能力有關。在有這些DNA變化的人身上,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在暴露于壓力和炎癥時可能更容易衰竭或死亡。
- Nature:前所未有!新研究揭示了導致膀胱癌的突變和DNA結構[ 2024-10-14 12:36 ]
- 威爾康奈爾醫(yī)學院和紐約基因組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膀胱癌的起源和發(fā)展過程,這是前所未有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使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DNA發(fā)生突變的抗病毒酶是早期膀胱癌發(fā)展的關鍵促進因素,而標準化療也是突變的一個有力來源。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中異常環(huán)狀DNA結構中過度活躍的基因會導致膀胱癌對治療產生耐藥性。這些發(fā)現(xiàn)是對膀胱癌生物學的新見解,并為這種難以治療的癌癥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 真核CRISPR-Cas同源物Fanzor2的結構顯示了基因編輯的前景[ 2024-10-12 11:24 ]
- 圣裘德兒童研究醫(yī)院的科學家們研究了真核基因組編輯蛋白Fanzors的進化歷程。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研究人員深入了解了Fanzor2與其他rna引導核酸酶的結構差異,為未來的蛋白質工程工作提出了一個框架。研究結果發(fā)表在今天的《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志上。
- 《科學轉化醫(yī)學》:2型糖尿病患者的肌肉能量產生是如何受損的[ 2024-10-11 10:44 ]
- 卡羅林斯卡學院發(fā)表在《科學轉化醫(yī)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中分解和轉化肌酸的蛋白質水平較低。這會導致細胞的“發(fā)電站”——線粒體的功能受損。
- 《自然醫(yī)學》:一種可以顯著延長乳腺癌患者生命的新藥[ 2024-10-10 13:28 ]
- 在LMU大學醫(yī)院乳房中心主任Nadia Harbeck教授的共同領導下,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臨床試驗中測試了一種新藥曲妥珠單抗德魯西替康。“效果很好,”腫瘤學家報告說。根據(jù)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生存時間大大增加。試驗結果發(fā)表在《自然醫(yī)學》雜志上。
- 《自然癌癥》:利用自然殺傷T細胞推進實體瘤的癌癥免疫治療[ 2024-10-09 10:14 ]
- 北卡羅來納大學醫(y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Gianpietro Dotti醫(yī)學博士,和Xin Zhou博士,及其同事報告說,CAR-自然殺傷T細胞(CAR-NKT)利用多模式方法,結合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腫瘤微環(huán)境重編程和促進全身免疫反應,在腫瘤中創(chuàng)造更免疫原性的環(huán)境。
- Cell子刊:2種中心體相關蛋白質不為人知的新功能[ 2024-10-08 10:46 ]
-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兩種在這種調節(jié)中發(fā)揮作用的蛋白質,PPP2R3C,MAP3K1,從而揭示了中心體相關疾病,并揭示了潛在的治療目標。
- PNAS:有缺陷的DNA修復機制與亨廷頓氏病[ 2024-09-30 13:49 ]
-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亨廷頓舞蹈癥患者體內突變的蛋白質不能像預期的那樣修復DNA,從而影響了腦細胞自愈的能力。這項研究于2024年9月27日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fā)現(xiàn)亨廷頓蛋白有助于產生對修復DNA損傷很重要的特殊分子。這些分子被稱為Poly [ADP-ribose],聚集在受損的DNA周圍,像一張網(wǎng)一樣,吸引修復過程所需的所有因素。
- 《自然醫(yī)學》:一種新的血液測試可以作為兒童糖尿病的早期預警[ 2024-09-27 11:18 ]
- 倫敦國王學院發(fā)表在《自然醫(yī)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脂質與影響兒童新陳代謝的疾病之間的新關系,這可以作為肝病等疾病的早期預警系統(tǒng)。
- Cell: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鈉轉運在線粒體能量產生中的作用[ 2024-09-26 12:38 ]
- 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GENOXPHOS(氧化磷酸化系統(tǒng)的功能遺傳學)小組發(fā)現(xiàn)了鈉在細胞能量產生中的關鍵作用。這項研究由GENOPHOS小組組長José Antonio Enríquez博士領導,來自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David Geffen醫(yī)學院以及西班牙虛弱和健康衰老研究網(wǎng)絡(CIBERFES)和心血管疾病研究網(wǎng)絡(CIBERCV)的科學家也參與了這項研究。這項發(fā)表在《細胞》雜志上的研究表明,呼吸復合體I是線粒體電子傳遞鏈上的第一個酶,它具有一種迄今為止未知的鈉轉運活性,這對有效的細胞能量產生至關重要。
- PNAS:細胞在重編程過程中難以完全改變身份的原因[ 2024-09-25 14:10 ]
- 希伯來大學的Yosef Buganim教授和Howard Cedar教授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的Ben Stanger教授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該研究為將一種特化細胞轉化為另一種特化細胞的挑戰(zhàn)提供了新的視角,這是再生醫(yī)學進步的關鍵過程。盡管最近取得了進展,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維持重編程細胞新身份的一個關鍵障礙在于它們原來的DNA甲基化模式——這是定義細胞身份的關鍵標記。
- 《Cell Stem Cell》清除培育移植器官排異障礙[ 2024-09-24 15:02 ]
- UT西南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報告說,來自不同物種的基因修飾細胞允許它們彼此粘附并一起生長。他們發(fā)表在《細胞干細胞》(Cell Stem Cell)雜志上的研究結果,可能使研究人員更接近于在其他動物體內產生人類器官,這一進展可能有助于緩解全球范圍內用于移植的供體器官短缺。
- 《自然衰老》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方法來使老化的卵細胞恢復活力[ 2024-09-23 10:31 ]
-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機械生物學研究所(MBI)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永祿林醫(yī)學院(NUS Medicine)的新加坡國立大學Bia-Echo亞洲生殖壽命和平等中心(ACRLE)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創(chuàng)新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老年卵母細胞或未成熟卵細胞的生殖潛力,為體外受精(IVF)等輔助生殖技術的更好結果鋪平了道路。
- 自然發(fā)生的DNA-蛋白質融合分子[ 2024-09-19 13:17 ]
-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團隊報告了一類具有pyrimidone motif的肽-堿基融合天然產物,這些產物來自廣泛分布的核糖體合成和翻譯后修飾(RiPP)生物合成途徑。該途徑具有兩個步驟,即異聚RRE–YcaO–脫氫酶復合物催化前體肽上的天冬酰胺殘基形成六元吡啶酮(pyrimidone)環(huán),酰基酯酶選擇性地識別該片段以切割C末端跟隨肽。
- 細胞凝聚物幫助調節(jié)細胞質的電化學環(huán)境[ 2024-09-18 12:44 ]
- 由于杜克大學和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的工作,我們知道生物分子凝聚物也可以產生非局部效應。具體來說,當生物分子凝聚物形成時,它們可以產生電位梯度,直接影響細胞質pH和膜電位,這些特性反過來影響細胞的整體特性和結果。在杜克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研究小組研究的細菌細胞中,這些全球特征包括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詳細的研究結果發(fā)表在《Cell》雜志上,題為“生物分子凝聚體調節(jié)細胞電化學平衡”的文章。
- 《Cell》核自噬——癌癥治療中關鍵的DNA修復機制[ 2024-09-14 10:30 ]
- 研究人員在《Cell》雜志上報道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他們描述了DNA修復的一個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從細胞核中去除有害的DNA蛋白損傷,確保其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性,促進細胞存活。研究小組稱這種新過程為核噬。核自噬是一種天然的細胞清潔機制,被稱為自噬,是修復DNA和確保細胞存活所必需的。它涉及一種稱為TEX264的常見表達蛋白。
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電話:400-021-8158
公司傳真: 021-50272982
公司郵箱:
market@seebio.cn
公司地址:總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畢升路299弄11號502室 郵編:201204
研發(fā)生產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川宏路508號5幢 郵編: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