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umiprobe Corporation是美國一家高品質生物技術公司,專業(yè)提供分子生物學研究用的活性熒光染料。從2006年開始,公司生產并銷售生命科學研究和診斷學應用的優(yōu)質化學藥品。產品主要有:活性染料(Reactive Dye)和SYBR Green I 染料,用于寡核苷酸合成的亞磷酰胺,點擊化學用染料和其它試劑。
產品主要應用: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雙向熒光差異凝膠電泳(2D DIGE)和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Cy3 malei[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1336_1.html
-

-
蛋白質、多肽、核酸等生物分子標記染料, 主要用于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雙向熒光差異凝膠電泳(2D DIGE)和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1334_1.html
-

-
一步法快速PCR檢測試劑盒
本試劑盒是一種核酸釋放和擴增試劑盒,包含核酸萃取液和相應的PCR緩沖液(含PCR酶)。各類生物樣品經過本試劑盒核酸萃取液處理后可直接用于PCR反應,無需提取其DNA。本試劑盒萃取液僅需10min左右,即可以有效地釋放生物樣品中的核酸。而且,經優(yōu)化后的PCR預混液可有效地消除一些抑制劑(如血紅蛋白等)對PCR放應的干擾,使得PCR反應進行。
產品特點:
1、簡單快速:DNA釋放僅需10min左右;
2、無需提取其DNA:節(jié)省時間,成本,勞動;
3、易于自[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1055_1.html
-

-
無縫克隆和組裝技術是一種新的、快速、簡潔的克隆方法。傳統(tǒng)的PCR產物克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PCR引物設計時引入載體上的酶切位點,PCR產物經雙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目的載體上;另一種是TA載體連接。這兩種方法費時費力,過程繁冗。無縫克隆和組裝技術旨在克服上述缺陷,它可以在質粒的位點進行一個或多個目標DNA的片斷的插入,而不需要限制性內切酶和連接酶。突破傳統(tǒng)的雙酶切再加上連接,只需要一步重組法,即可得到高效率克隆的重組載體,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讓您的工作變得輕松。
技術原理:
利用無縫組裝試劑盒,可以將多個PCR[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1052_1.html
-

-
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 8 年了,但是其應用在近四年才迅猛增長。在 Medline 數據庫中,用“ Taqman” 或 ”real time PCR” 作為關鍵詞檢索,在1996 年僅有 19 篇,在 1997 年僅有 28 篇,在 98 、 99 、2000 年[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944_1.html
-

-
Axygen Scientific Inc.位于美國硅谷,是生命科學領域塑料耗材的生產商。主要產品包括各種移液器和吸頭/槍頭、PCR管、PCR板、各種離心管、凍存管等。由于Axygen產品優(yōu)異穩(wěn)定的品質,廣泛的適用性和良好的性價比,在業(yè)內有良好的聲譽。[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722_1.html
-

-
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 8 年了,但是其應用在近四年才迅猛增長。在 Medline 數據庫中,用“ Taqman” 或 ”real time PCR” 作為關鍵詞檢索,在1996 年僅有 19 篇,在 1997 年僅有 28 篇,在 98 、 99 、2000 年分別達到了 52 、 157 、 409 篇, 2003 年已經達到2984 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文章發(fā)表。針對實時 PCR 這一熱點領域,我們對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并且及時地[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696_1.html
-

-
PCR產物的電泳檢測時間一般為48h以內,有些應于當日電泳檢測,大于48h后帶型不規(guī)則甚致消失。
一.假陰性,不出現擴增條帶
PCR反應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①模板核酸的制備,②引物的質量與特異性,③酶的質量及活性 ④PCR循環(huán)條件。尋找原因亦應針對上述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研究。
模板:①模板中含有雜蛋白質,②模板中含有Taq酶抑制劑,③模板中蛋白質沒有消化除凈,特別是染色體中的組蛋白,[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30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