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檢驗醫學角度出發,中國專家液體活檢研究脫穎而出

在基因檢測興起之時,兩個疑問就一直徘徊在腦海:
一、基因檢測技術基本都是由生物技術專家研發,都興起于生物技術公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基因檢測公司的創始人也都是生物技術領域的科學家和資深人士,但基因檢測要走向市場,就需要建立醫學檢驗所,而醫學檢驗所的檢測人員國家明文規定的是需要醫學檢驗資質的醫學檢驗技術人員。目前,這是一個矛盾,技術上自然是生物科技專家更具實力,但作為臨床的檢測項目,就是醫學檢驗項目,需要由醫學檢驗專業人員掌控,誰更適合作為主角?
二、基因檢測要應用于臨床,就繞不開醫院,在目前三級醫院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員能力都很強的情況下,尤其是生物科技公司更注重技術帶來的商業價值,而醫院則更注重臨床檢驗項目的質量和規范,有條件、有時間和人力去完善技術的臨床應用階段時,這些從基因檢測公司走進醫院的項目,會不會被大型公立醫院收編,自行開展?
4月15日,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2018年年會上,由上海市胸科醫院婁加陶主任主持的肺癌EGFR/KRAS/BRAF ctDNA-NGS多中心性能驗證項目,經過AACR專家委員會層層甄選后,成為液態活檢分論壇(mini symposium: liquid biopsy1)上分享的唯一一個以中國專家為主導的科研項目。
該研究由上海市胸科醫院婁加陶主任主持,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腫瘤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腫瘤放射科等專家共同參與,通過多中心的臨床樣本收集和測試,從標準品、癌癥患者血樣、健康人血樣等多方面,參照血漿數字PCR及組織ARMS同步檢測結果,綜合評估ct-DNA EGFR/KRAS/BRAF擴增子測序的檢測性能。
雖無“免疫治療”、“腫瘤早期篩查”等行業熱點的加持,該研究項目卻能在眾多液態活檢研究中脫穎而出,獲得AACR專家委員會的青睞。在分論壇上詳細解讀了這一研究的臨床意義。
【重視性能驗證,獲AACR青睞】
放眼目前ctDNA檢測行業,在資本的驅動下,有大部分ctDNA檢測都過早地進入了臨床應用,而忽視了測試的性能驗證和質量控制,造成檢測結構的差異性,這項研究適時彌補了這一臨床運用的缺陷。
從PCR技術問世到技術成熟應用于臨床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和大量臨床研究的積淀,才得以作為臨床普及的檢測技術,而廣泛應用于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反觀ctDNA-NGS技術,同樣需要時間的積淀與臨床研究的驗證,過早將不成熟的新技術應用到臨床實踐中,不僅弊大于利,還可能埋下巨大的隱患。
本著為提升臨床服務能力,努力使臨床實踐以醫學證據為基礎,立足于“準確性”與“臨床有效性”這兩個關鍵點,對ctDNA-NGS試劑盒進行性能驗證,不僅通過嚴格控制的隨機對照實驗考量其技術平臺是否準確可靠,還要求其檢測結果必須具有臨床使用的價值和意義。
在前不久,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和美國病理家學院(CAP)發表的聯合評論中稱,ctDNA的臨床應用之所以還未能達到成熟的階段,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采用ctDNA開展臨床應用研究的工作,并沒有建立在對所采用的ctDNA檢測方法充分的實驗室性能確認及臨床性能確認基礎之上。該項研究,是在這一方向上的努力與嘗試,也是獲得AACR專家委員會認可的主要原因。
【從檢驗醫學角度出發,樹立性能驗證模版】
該項研究的思路,充分從檢驗醫學的角度出發,樹立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NGS檢測方法性能驗證的范例。在ctDNA檢測中,毫無疑問,性能驗證和臨床實用性驗證是必不可少的,驗證的結果將決定ctDNA檢測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應用前景。但ctDNA檢測及性能驗證流程尚未標準化,往往因不同公司和學術機構而異。
該項研究不僅僅針對腫瘤患者臨床血液樣本,還選用cfDNA標準品及空白對照組,實驗設計較為嚴謹,用于比對的檢測方法較有代表性,樣本收集貼近臨床,可作為NGS檢測方法性能驗證的范例,被更多實驗室借鑒,以驗證不同的ctDNA檢測技術的性能,為提升液態活檢臨床驗證程序的規范性與可重復性助力,從而使ctDNA-NGS檢測為臨床提供準確的結果。
【演講內容摘要】
該研究采用安可康?EGFR/KRAS/BRAF 擴增子測序試劑盒,共分析了134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及50位健康人的血漿cfDNA樣本,并將結果與腫瘤組織ARMS技術及cfDNAddPCR技術檢測的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表明,ctDNA-NGS顯示出優越的靈敏度與特異性。當cfDNA樣本量為20ng、AF值(等位基因頻率,AlleleFrequency)為0.1%時,平均檢出率為100%,同時所有空白對照樣品均未檢出“假陽性”。在組織和血漿突變檢出一致性上,采用ctDNA-NGS測定的治療前cfDNA樣本中EGFR突變與匹配的腫瘤組織ARMS檢測結果一致率為94%,與cfDNA ddPCR檢測結果一致率為98%。在定量準確性層面,ctDNA-NGS與cfDNA ddPCR技術相比,AF一致性(R2)為0.95。在該研究中,我們還發現可檢測多個PCR檢測方法無法檢出屬于19del類型的denovo突變,體現了ctDNA-NGS的臨床運用的良好前景。
婁加陶教授團隊
從檢驗醫學角度出發,中國專家液體活檢研究脫穎而出
在公立醫院檢驗科,像婁加陶教授這樣,既懂基因檢測技術,又熟知醫學檢驗技術的,在全國來說也是極少數,在第三方醫學檢驗所,能夠掌握兩者的醫學檢驗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目前來說,基因檢測的主力軍還是生物科技人才,但隨著醫院和檢驗人員越來越多的接觸到基因檢測技術,未來基因檢測這一新興科技,會不會是醫學檢驗人員掌控大局,醫院檢測成主流?
![]() |
![]() |
![]() |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買鏈霉親和素(9013-20-1,strepavidin,SA)來西寶生物就對了
- Axygen實驗室常用耗材
- 科學家揭示腫瘤免疫治療藥物表達新機制
- 可喜可賀!不運動不吃藥,中國學者揭示越吃越瘦的秘密
- 神經科學家發現控制腦瘤增長的關鍵基因
- 新版紡織標準GB18401將于8月1日正式實施
- Nat Commun:重磅!科學家利用誘導多能干細胞成功制造出功能性的小腸組織片段
- Nature子刊:科學家成功分化出人類心臟形成類器官
- 西寶生物將赴美參加拉斯維加斯SupplySide West 2018
- 2015體外診斷技術與檢驗耗材(上海)展覽會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