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期刊Nature Medicine11月12日在線發(fā)表一篇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華人學者Yinghong Wang主導的最新研究,研究報道了用菌群移植(FMT)成功治療了第一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相關的結腸炎病例,提示調節(jié)腸道菌群的干預方法可用于改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結腸炎,有望造福更多癌癥患者。
從1987年發(fā)現免疫檢查點CTLA-4算起,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治療癌癥的時間已經超過30年。2013年,在美國腫瘤學年會(ASCO)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因其良好的抗腫瘤效果,成為了會上“最耀眼的明星”。同年,美國“紐約時報”和“Science”雜志,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惡性腫瘤評為了該年度自然科學領域“十大突破之首”。2018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在國慶揭曉,德克薩斯大學的James P.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學的Tasuku Honjo因抑制免疫調節(jié)的癌癥療法獲諾貝爾獎(癌癥免疫療法獲諾貝爾獎!菌群移植有望增強免疫療法有效性!)
但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帶來了新的煩惱。相比以往的抗癌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引發(fā)的副作用類型更多。對于臨床醫(yī)生,應對其帶來的副作用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結直腸炎是發(fā)生人數最多的副作用,嚴重時可致命。
如何應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結腸炎成為腫瘤免疫治療中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發(fā)表于Nature子刊這篇最新研究對此給出了答案-菌群移植可成功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結腸炎!
Yinghong Wang選取了兩位腫瘤患者,他們使用英夫利昔單抗和維多珠單抗進行腫瘤免疫治療后,發(fā)生了難治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結腸炎,為了改善這一副作用,讓這兩位患者接受來自同一健康合格供體的菌群移植(HMT)。其結果振奮人心,其中一位患者在首次HMT后就達到內鏡下完全緩解;另一患者在第一次HMT后的67天實施了第二次HMT,也得到了內鏡下完全緩解,研究結果提示調節(jié)腸道菌群的干預方法可用于改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結腸炎。
除了臨床結果外,腸道菌群檢測的結果同樣成功,采用16s測序對HMT供體以及患者HMT前后的腸道菌群特征進行檢測。發(fā)現患者進行HMT后,短時間內腸道特征會變得與供體相似,之后與供體的相似度減少,但仍不同于實施HMT之前的菌群特征。HMT發(fā)揮療效的潛在機制可能是:HMT后,患者結腸粘膜處的T細胞組成發(fā)生改變(CD8+細胞毒性T細胞明顯減少,而CD4+FoxP3+T細胞增多)。
這篇研究報告了用菌群移植重建癌癥病人腸道微生物組成功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相關結腸炎第一例病例,這些初步數據提供了腸道微生物組的調節(jié)可能消除ICI相關結腸炎的證據,具有很大的臨床價值。不過該研究樣本量偏少(兩個樣本),所以治療有效性還需要通過擴大樣本量得到進一步驗證。
菌群移植在治療腫瘤過程中有著積極作用,此前已有研究證明菌群移植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加化療和免疫治療的抗腫瘤療效,如今這篇最新研究又證明了菌群移植可以有效緩解腫瘤治療中產生的副作用,我們期待相關菌群移植的研究為腫瘤患者帶來更大的益處。
 |
 |
 |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yǎng)堂:www.canmed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