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日本科學家!用干細胞制造卵子,人類又近一步

在干細胞研究領域,來自日本的科學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2年,山中伸彌教授與John B. Gurdon教授由于其在多能干細胞誘導上做出的貢獻,共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在本周的《科學》雜志上,另一群日本科學家又取得了干細胞研究的突破——他們用人類的誘導干細胞,造出了人類的卵原細胞!這也讓人類離使用干細胞制造卵子又近了一步。
在體外制造人類的生殖細胞,一直是生殖生物學家所追求的目標。先前,人們已經在小鼠中取得了一些進展。過去的研究表明人類可以使用小鼠的胚胎干細胞,造出卵子的前體——卵母細胞。這些細胞在雌性小鼠體內,可以產生卵細胞。
本篇論文則表明,在人類中,用干細胞制造卵子的方法或許也是可行的。研究里,科學家們使用了一款誘導干細胞,并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分化誘導。為了讓其獲取分化成相應細胞所需要的信息分子,研究人員模擬小鼠卵細胞的早期發育環境,制造了一個“人工卵巢”。他們相信,相應的化學信號能推動誘導干細胞向卵子前體細胞分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長達4個月的培養后,研究人員們發現,干細胞展現出了諸多卵原細胞的特征,這包括了表觀遺傳學修飾上的重編程。此外,細胞中原本失活的X染色體也出現了逐漸的部分去甲基化和重激活。研究人員們指出,這些發現表明“人類多能干細胞有望分化成種系細胞,這是體外生成人類配子的關鍵一步。”
研究人員們希望,這項技術最終能造福那些無法正常產生卵子的女性,讓她們得以享受天倫之樂。
但也有一些評論指出,這項技術可能會帶來一些倫理上的擔憂。掌握了這項技術后,一些圖謀不軌的人,也許能利用任何人殘留下的細胞(比如來自掉落的頭發)制造卵子,產生后代。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技術逐漸成熟的同時,監管也應跟上技術的步伐,以免出現倫理上的災難。
![]() |
![]() |
![]() |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選擇性還原催化劑2-Osmium-Activated Carbon Palladium Catalyst Series2
- DTT(二硫蘇糖醇)應用的升級產品和替代方案--TCEP-HCl[三(2-羰基乙基)磷鹽酸鹽]
- 新型分子“工具箱”或幫助科學家開發出可持續產生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
- 從狡猾的H7N9病毒,再認識我們自己的糖復合物
- 發冷光的蛋白標記
- J Alzheimer Dis:低劑量氫甲硫氨酸可有效緩解認知功能衰退
- 人 Nesfatin-1 Elisa Kit
- 血液中的miRNA有望應用于膽管癌的早期診斷
- Cell:揭示章魚吸盤上的化學觸覺受體作用機制
- Nature揭示:“排毒”真的很重要!有的蟲全面開啟“排毒模式”后,生生延壽21%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