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嗅球處神經纖維纏結是阿爾茨海默病(AD)的早期病理表現。為明確嗅覺障礙在預測未來認知功能下降與AD癡呆中的實用性,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Devanand教授開展了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證實嗅覺損害不僅可預測“健康”人群的認知受損,還能早期預測輕度認知功能下降(MCI)發展為AD癡呆的可能性,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Neurology雜志。
該研究在紐約北麥哈頓的一個多民族社區人群中進行,共納入1037例認知功能正常的受試者。研究者采用賓夕法尼亞大學嗅覺鑒定試驗(UPSIT)對受試者進行嗅覺測試,UPS[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lncddzqswbjwxjza_1.html
-

-
法國生物技術公司DBV Technologies在研的一款花生過敏貼片Viaskin Peanut近日喜獲FDA“令人垂涎”的突破性療法認定(BTD),這也是FDA首次授予食品過敏領域BTD資格,突顯了該領域迫切的高度醫療需求。
Viaskin Peanut貼片利用DBV公司的Viaskin平臺開發,能夠逐步訓練人體免疫系統對花生產生耐受性。Viaskin是一種靜電貼片,通過完整的皮膚遞 送生物活性物質(包括過敏原)而不破壞皮膚,其理論基礎為表皮免疫治療( epicutaneous i[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fdascsyspgmlytpxywbt_1.html
-

-
2015年2月11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江云研究組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在這篇題為“Defining the Role of Tyrosine and Rational Tuning of Oxidase Activity by Genetic Incorporation of Unnatural Tyrosine Analogs”的論文中,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編碼的方法將一系列類似酪氨酸的非天然氨基酸[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zkykxjlyftrajszjsdbg_1.html
-

-
“柳葉刀”雜志3月份發表了世界衛生組織在法國的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一篇論文,聲稱全球應用最廣泛的除草劑草甘膦屬于較高致癌的農藥(分類為2A)。一些人以為這是對轉基因技術安全性的致命打擊。關于草甘膦的事實真相究竟怎樣呢?本文參考《致癌性:草甘膦弱于美酒》、《福布斯專欄:不靠譜的聯合國評估》。
1、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所分級,單從致癌性看,喝草甘膦水溶液比曬太陽、喝葡萄酒、五糧液、吃咸魚等我們常吃的食品都還要安全。
2、IARC無權決定草甘膦是否可以安全施用,這[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gycgld8gss_1.html
-

-
江蘇、福建、安徽、青海四個省是國務院醫改辦欽點的四個試點省份,賽柏藍在青海玉樹藏族人民自治州政府官方網站發現,該州主動公開了國務院醫改辦給各省發去的通知,從編號看,這是國務院醫改辦在2015年發出的第一號文件,從通知內容上看:
第一,接收函件方為省政府,而不是省衛計委,二者顯然不可同日而語。省政府出臺醫改政策,一方面,執行力的力度更大,另一方面也好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目前國家強調醫療、醫藥、醫保合力推動醫療改革,要整合這三個方面的資源,單純依靠衛計委顯然力量單薄。國務院醫改辦花大力氣給各省政府發文,顯然,醫改已經到[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gwyygb2015n1hwsfsdxh_1.html
-

-
美艾利爾(Alere)公司開發的診斷試劑Alere i Strep A test日前獲得了FDA批準,用于A群鏈球菌的檢測,最多8分鐘就能從咽拭子標本中檢測出患者是否發生感染。
“Alere i Strep A test能讓臨床診斷變得快速、高效、準確,及時給出恰當的治療方案。避免盲目濫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治愈率。”美艾利爾傳染病業務部全球總監AviPelossof在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說道。
美艾利爾也提交了《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案》(CLIA)豁免申請,希望能在除一般實驗室外的場所應用該試劑[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8fzjcaqlqjgralerefzz_1.html
-

-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人員關于應用單克隆抗體治療H7N9禽流感病毒的最新研究進展,這項研究對于H7N9禽流感病毒預防和治療,預防H7N9禽流感病毒大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2月,H7N9禽流感病毒亞型在中國華東地區出現,隨后不久出現人感染H7N9病毒的情況,人感染H7N9禽流感會引起發熱,咳嗽,有痰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癥狀,并造成重癥肺炎,嚴重者可導致死亡。H7N9禽流感病毒的爆發嚴重威脅公眾健康,但目前預防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zgkxjfxkjh7n9qlgbdxk_1.html
-

-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時表示:“愿與世衛組織繼續加強雙方合作,促進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在海外發展,推動更多中國生產的醫藥產品進入國際市場”。2014年國務院法制辦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宗旨是為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保護公眾健康。此稿一出引發了業內極大的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們就加速中藥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以及中醫藥標準化體系及中醫藥法規體系的完善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涉及到中藥經典[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gxbzcfllnzmk_1.html
-

-
為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施,科技部與相關部門經多次溝通協商,達成原則一致,擬啟動大氣污染防治、七大農作物育種、新能源汽車、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數字診療裝備、干細胞及轉化研究6個重點專項進行試點。這是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在26日召開的題為“加強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的香山科學會議上透露的。
根據《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經過整合后的一大類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選擇前期工作基礎好、部門合作充分的5至10個重點專項開展試點[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gjzdyfjhnsd6gzdzxszz_1.html
-

-
生物仿制藥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在劑量、劑型、給藥途徑、安全性和有效性、質量、治療作用以及適應癥上沒有顯著差異的一種仿制品。具有降低醫療支出、提高藥品可及性、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等重要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作用。
本月早期,瑞士諾華制藥公司的Zarxio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獲得FDA審批通過的生物仿制藥。幾周之后,美國安進公司輸掉了試圖延期Zarxio進入市場銷售環節的法律訴訟。安進原本打算通過訴訟來擴展自己藥品Neupogen的排他銷售期,而Zarxio正是仿制Neupogen后制造而成的生物仿制藥。這是一個里程碑式[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fdadkswlsydmzyjtmldd_1.html
-

-
美國政府27日公布一項為期5年的國家行動計劃,計劃大幅削減抗生素不當使用,以應對“緊迫而嚴重的”的細菌耐抗生素威脅。
這份62頁的行動計劃寫道,自1928年發現青霉素以來,抗生素拯救了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生命,但今天細菌耐藥性的出現正在逆轉過去80年的奇跡,許多細菌感染的治療藥物選擇變得日益有限和昂貴,某些情況下甚至根本無藥可用。
大力推動這一計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說,抗生素耐藥性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他呼吁“盡一切力量確保抗生素的[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mggbkjnyxjgjxdjh_1.html
-

-
印度一直有著"世界藥房"之稱,仿制藥產業十分發達,一般來說,西方國家昂貴藥品一經上市,印度制藥企業在本國專利法保護下可以仿制同類產品。"正宗"的印度仿制藥,即與專利藥在劑量、安全性、效力、質量、作用、適應癥上幾乎相同,但不受專利束縛的正規藥物。由于無需支付專利費,仿制藥的平均價格只有專利藥的20%-40%,個別品種甚至相差10倍以上。
由于印度特殊的專利法律體系,使得印度地區的藥物銷售和生產與其他國家不同,這也造成了在印度國內出現了藥物黑市等違法現象,同時一些緊俏藥物的售價[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rhzsydkfappyyjbywhsy_1.html
-

-
作為我國培育源頭創新能力的主渠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一年多來對我國基礎研究發展態勢等進行了戰略研究,提出到2020年實現我國基礎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量并行”“貢獻并行”“源頭并行”的目標。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在24日舉行的基金委七屆三次全委會上表示,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重要癥結在于原創不足。穩定支持廣泛學科領域自由探索、培育多樣化創新思想、多類型創新人才、提升源頭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要聚焦基礎[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gjzrkxjjw2020nsxjcyj_1.html
-

-
專家認為盡早開展實驗室合作可有效杜絕此類假警報
將科學保密性調整到不同尋常的水平,仿佛是對生物安全性的嚴重新威脅,但并非如此。2013年,美國加州公共衛生局(CDPH) 的Stephen Arnon報告稱發現了一種新型肉毒桿菌毒素,沒有抗菌素能有效防御這種毒素。一旦生物恐怖主義者能夠生產這種化合物,并通過食物或空氣將其散播出去,社會對其可能根本沒有防御能力。要抵御這種威脅,Arnon決定不在論文中披露這種細菌的基因序列,這一舉動引發大量媒體的關注。
但去年年底,美國政府機構的研究人員推斷,沒有必要保密,因為這種[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wdrdgjqwxjyc_1.html
-

-
抗藥菌一直都是讓醫院、乃至醫藥產業頭疼的問題。現在,眾多的生物醫藥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夠徹底根治這一頑疾。不過,目前看來似乎這一目標仍然是遙遙無期。既然這一方法暫時無解,能否采用另外一個思路來降低抗藥菌傳播的風險?最近法國的科學家就在這條路上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科學家使用無線設備來追蹤包括261名醫療工作者和329名患者在內的受試者在醫院中的活動。這些受試者佩戴的無線傳感器每三十秒就會記錄這些受試者的位置以及與其他受試者是否發生接觸。
然后,研究人員每周從患者鼻部采集樣本檢測抗藥型葡萄球菌的痕跡。經過四個月的跟[查看]
-
http://m.baichuan365.com/Article/fgkxjlywxsbzzkyjcbtj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