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當心了!新研究揭示:現在不關心血壓,未來或比同齡人“更傻”
血壓升高是全球范圍內主要的健康風險因素,也是導致人們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大約31%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另有25-50% 處于高血壓前期,這些人群面臨著更高的中風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隨著科學研究持續推進,人們甚至發現,血壓升高會讓人“傻”得更快。
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血壓升高與人們大腦健康狀況較差有關。與患有高血壓的人相比,那些具有理想血壓水平的人群的大腦在中年時會年輕 6 個月以上。研究人員建議,應更新國家健康指南,以提醒人們血壓升高與大腦衰老間的潛在影響。相關報告以“Optimal Blood Pressure Keeps Our Brains Younger”為題在線發表于《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期刊。

高血壓已被證實是癡呆癥的一個危險因素,然而我們對于血壓升高開始影響大腦健康的時間點及影響程度尚不清楚。與此同時,一項大型國際研究PATH發現,全球3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的人數翻番。

為了進一步了解血壓升高對大腦健康的影響,研究人員從PATH中篩選了一些參與者,并構建了一個經過充分驗證的大腦年齡測量方法BrainAGE展開了研究。
在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重點關注335名44-46歲的中年人士以及351名60-64歲的老年人的數據,并對這些人群進行了長達12年的隨訪,期間參與者接受了最多四次血壓評估以及兩次及以上的MRI腦部掃描,研究人員通過BrainAGE方法處理這些數據,從而確定參與者在相應時間段的大腦年齡。
從參與者的人群特點來看,中年組的受教育水平要高于老年組,但測量得到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更低,患高血壓、服用高血壓藥物或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較小,另外,與女性參與者相比,男性參與者更容易患高血壓。

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omron血壓計測量了參與者左上臂的坐位收縮壓和舒張壓 (SBP/DBP),并通過1/3(SBP) + 2/3(DBP)的公式計算了參與者的平均動脈壓(MAP)。總體而言,90-114 mmHg的SBP和60-74 mmHg的DBP為最佳血壓區間,此時MAP<90mmHg,參與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
對參與者的血壓指數及BrainAGE指數的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當參與者的MAP 超過 90 mmHg時,數值每升高 1 mmHg ,參與者的大腦年齡將增加5-7 天;處于最佳血壓水平(MBP < 90,SBP < 115,DBP < 75)的參與者,大腦年齡要比同齡人年輕6個月以上;并且這種關聯在男性中比女性更為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在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血壓和大腦年齡的變化在中年組和老年組間并沒有顯著差異,說明血壓升高對大腦的負面影響并不是僅在老年時候出現,而是在人們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逐漸顯現的。
早在2019年,《Neurology》發布的一篇文章便指出,在19-40 歲的人群中,血壓≥ 120/80 mm Hg與較小的大腦灰質體積有關,進一步突出了血壓升高與大腦健康之間的關聯。

該報告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老齡化、健康與福利研究中心的NicolasCherbuin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突出了20 多歲和 30 多歲的青年人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血壓升高的負面影響需要時間來作用于大腦。
通過檢測血壓升高對 40 多歲及以上人群大腦健康的影響,我們必須假設血壓升高對大腦的影響應該是經年累月逐步滲透的,并且或許早在人們 20 多歲的時候這種滲透便已開始,這說明年輕人的大腦其實也是十分脆弱的。Cherbuin教授說。
總之,最新的這項研究提醒我們,血壓升高對大腦的影響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即使是小年輕們,也可能正因為血壓的變化而加劇大腦老化。無論是哪一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應該定期檢查血壓,提前應對大腦老化。
![]() |
![]() |
![]() |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此文關鍵字:血壓升
相關資訊
- 科學家發現或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的蛋白質
- WISP-1以人類血管周圍干細胞中脂肪形成為代價驅動骨形成
- Nature子刊:揭示“顏值”背后的遺傳信息
- 【盤點】新發現的癌癥標志物
- 血管緊張素Ⅱ Angiotensin Ⅱ受體拮抗劑系列
- 國際生物制藥技術發展趨勢
- 【西寶生物】提供水質分析用標準品 - 土臭素(GSM)和二甲基異茨醇(MIB)
- 牛!單個基因就可幫助抵御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生
- Seebio 聚合物標準品
- Cell:科學家利用虛擬胚胎進行單個細胞層面的研究
推薦產品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