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新冠病毒或一周突變一次,變異速度比此前估計的高50%以上
自新冠大流行以來,盡管全國已經采取多種措施遏制SARS-CoV-2傳播,但由于德爾塔、拉姆達等變異菌株糾纏不清,“曝光率”正日漸提高,使得全球疫情一次次陷入危機之中。
此前,有相關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為每兩周變異一次,然而近日,來自巴斯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科研團隊發表于《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雜志的一篇題為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purifying selection on SARS-CoV-2的新研究似乎又讓人心涼了一截。
這項最新研究推翻了先前的研究成果,指出此前的研究忽略了大量已經發生但從未被測序的突變。事實上,SARS-CoV-2幾乎每周發生一次變異,變異速度比此前認為的高50%以上,未來,新型冠狀病毒“異軍”的出現速度或許會比我們想象得更快。

病毒的基因組在其增殖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其復制過程中遺傳物質會出現復制“錯誤”現象,時時刻刻有突變的風險。然而,這種“風險”對于某些新冠病毒來說可能是好事,即“正面選擇”,它們通過變異來完善自己,讓自己進化,從而提高自己的傳染性。但也有少數新冠變異對病毒有害,發生“負面選擇”,會降低其生存率,使他們無法再人體內存活太久,因此當我們在進行新冠病毒測序計算病毒的突變速度時,無法及時捕捉到它們。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估計了不同核苷酸組成的四倍簡并位點(4DTv)的比率以評估基因組是否發生全基因組復制事件,并使用這些核苷酸依賴的比率來推斷真正的潛在突變率,從而推斷出缺失突變的比率。不僅如此,他們還利用生物信息學中最常見的Ka/Ks分析法推斷出新冠病毒可能“缺失”的突變比率,若Ka/Ks>1,則認為有正選擇效應,若 Ka/Ks<1,則認為有負面選擇作用。
綜合研究數據顯示,假如考慮到這些“隱身突變”,病毒的真實突變率至少比之前認為的高50%。因此為了降低突變速率,找到清除負面選擇的原因十分必要,研究人員發現,負面選擇大多源于可預測的原因,如變異使基因變短,或者使蛋白質(如刺突蛋白)功能不良等。

此前,俄羅斯報道在一名患有淋巴瘤的女子體內曾檢測出18種變異的新冠病毒,首次確認了新冠病毒在生物體內長期存在會導致大量突變出現,這也警醒我們若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控制病毒時,必須將其隔離,因為新冠病毒在人體內生存超過幾個星期,就有可能會進化,促成新的變異體,正如阿爾法變異毒株的誕生一樣。
但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的勞倫斯·赫斯特教授表示:“我們也不必過分恐慌,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的進化幾率并不高,因為大多數人在病毒發生變異之前就已經將體內病毒清除。
未來,希望科研人員能早日找到遏制病毒傳播的有效機制,讓世界重新回到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的狀態,讓大家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 |
![]() |
![]() |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西寶生物授權代理Fortis液相色譜柱系列產品
- 你的長壽密碼就在飲食中!看科學如何定義長壽飲食
- 豬脂肪連接蛋白Elisa Kit
- Sci Rep:揭示腸道菌群在機體正常睡眠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 乙炔樹突聚合物 Acetylene dendrons
- 經典藥物再升級 治療糖尿病更有效
- 干細胞制造可跳動人工心臟:與心臟同尺寸
- Science子刊:獨立于膽固醇的遺傳因子SVEP1,或是人類心腦血管代謝疾病的源頭!
- 西寶生物隆重推薦 - 原裝進口的SHANGLA微生物和細胞培養基質系列產品
- 發現與肥胖相關的新型生物標志物---神經降壓素
推薦產品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