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首次發現新冠感染具有長期免疫記憶,疫苗效果或可再強化!
目前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形勢依舊不容樂觀,而消除引起新冠的目標病毒SARS-CoV-2的途徑便是建立免疫記憶。免疫記憶通俗來講就是當人體在受到病毒感染后體內會產生針對性的T細胞和B細胞,由它們協同清除和抑制病毒的傳播。
近期,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在《Science 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SARS-CoV-2 infection generates tissue-localized immunological memory in humans”的研究論文,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在人體內具有長期免疫記憶。研究人員發現,在新冠患者的肺部以及肺周圍的淋巴結中不僅存在SARS-CoV-2特異性記憶T細胞、記憶B細胞,還存在SARS-CoV-2特異性生發中心。這對于優化疫苗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研究者首先篩選出4名之前感染過SARS-CoV-2且年齡在10-74歲之間的器官捐贈者的器官樣本及相對應的對照組(未感染新冠的器官捐獻者)。結果顯示,即使感染新冠6個月后,患者的骨髓、脾、肺以及多處淋巴結中依然存在SARS-CoV-2特異性記憶T細胞和記憶B細胞,而肺部和肺部相關淋巴組織是這些記憶細胞分布的最主要部位。而對照組中的血清缺乏SARS-CoV-2抗體。這證明被SARS-CoV-2 感染過的患者體內產生了免疫記憶。如果再次被感染,患者體內就可以立即有“衛士”出動,保護機體不受侵害。

SARS-CoV-2特異性T細胞對于機體免疫保護、抵御病毒感染非常重要,它能夠及時識別抗原作出響應,并呼叫免疫系統請求指示。文章中顯示SARS-CoV-2感染會在血液、多個淋巴部位和肺中產生病毒特異性T細胞反應,并且作為循環和常駐記憶亞群保留在不同組織中產生不同的反應。

除此之外,SARS-CoV-2特異性記憶B細胞的檢測頻率在被感染患者體內明顯偏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幾乎所有樣本中,IgG+型的記憶B細胞比例最高。

經過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后可知,即使是在感染新冠6個月之后,患者的骨髓、脾、肺以及多處淋巴結中依然存在SARS-CoV-2特異性記憶T細胞和記憶B細胞,且主要集中在肺部和肺部相關淋巴組織。
不僅如此,研究者們還找到了更加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新冠病毒感染在免疫系統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在新冠患者的肺和肺相關淋巴組織中發現了SARS-CoV-2特異性生發中心,以及濾泡輔助性T細胞(TFH)。

當病毒感染或抗原免疫后,次級淋巴器官(如脾臟和淋巴結)中便會形成一個微結構——生發中心(GC)。活化的B細胞能夠在這里實現克隆增殖,并在TFH的協助下,進化出更加長久和具有更高親和力的抗體識別。
也就是說,在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肺部和肺部相關淋巴系統為新冠病毒建立了“應急中心”以防不時之需,從而對抗機體被再次感染。
最后,研究者在進行相關矩陣分析后驗證了細胞和體液免疫具有定點動態協調功能,其中在肺中有相反或補償作用。換句話講,清除SARS-CoV-2病毒需要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互幫互助”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綜上,新冠病毒SARS-CoV-2 在體內具有免疫記憶,且相關特異性記憶T細胞和B細胞主要集中在肺和肺相關淋巴結。這是 SARS-CoV-2 感染后建立免疫記憶的關鍵位置,因此可以有針對的監測感染和疫苗的免疫記憶,這對于疫苗效果的優化具有戰略性意義。
![]() |
![]() |
![]() |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ELASTOLLAN(R)TPU--優質的鞋底材料
- 硝酸纖維素膜(NC膜)免疫層析用診斷膜
- Ceramus? 瓶口分配器
- 進口酶穩定劑以及穩定酶系列產品
- 重磅!神刊CA公布2021年癌癥統計數據,死亡率狂降31%
- Science子刊突破!中國科學家開發抗體納米顆粒破解腫瘤免疫耐受難題!
- 雀巢健康科學投資1.45億美元用于花生過敏療法
- 晝夜顛倒,導致雌鼠不孕
- 你想保持健康嗎?營養>體重
- 2013年圣誕晚會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