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突破!科學家開發出能同時有效診斷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的新型檢測技術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利用紅外光譜法開發了一種新型血液檢測技術,或能同時對淋巴瘤和黑色素瘤進行診斷。研究者利用中紅外光譜法分析了來自實驗小鼠機體的血清,隨后將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小鼠同健康小鼠成功進行了區分;電磁波譜的中紅外光譜區通常用來在分子水平下對生物性樣本進行特性分析。
黑色素瘤
圖片來源: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研究者表示,紅外光譜法能檢測由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皮下黑色素瘤誘發的生化改變,這種技術有望作為一種新型的癌癥篩查手段。目前多項研究發現,很多地區種人們患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在過去10年里,淺膚色人群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從3%增加到了7%;此外,目前在美國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所有癌癥中占到了4.3%的比例,然而當前用于癌癥診斷的策略包括組織檢查和活檢,這些手段非常耗時昂貴,且都是侵入性的操作。
開發一種能檢測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的快速可靠的檢測手段對于研究者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這些癌癥的早期診斷和療法開發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況;在衰減全反射(ATR)采樣模式中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學技術(FTIR)或能提供比其它震動光譜學技術更高質量且再現性較好的結果。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ATR-FTIR光譜學技術開發出了一種診斷潰瘍性結腸炎的簡單快速的血檢技術。
研究者Perera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利用紅外光譜學技術診斷多種疾病,本文研究中我們就利用該技術成功對淋巴瘤和黑色素瘤進行了診斷;盡管本文研究是對小鼠進行的,但該研究結果或許同樣適用于人類機體,因為小鼠和人類共有多種生物標志物和化學物質,此前對結腸炎的研究中,研究者就在患病人類和小鼠機體中鑒別出了特殊的化學物質。本文中,利用收集的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生物標志物,研究人員就能針對這些特殊的標志物吸收峰開發出檢測器,這樣臨床醫生就能利用該技術來對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檢測。
在嬰兒期醫生就會開始追蹤檢測患者的血液數據,同時隨著時間推移對其監測來測定患者的血液相關數據是否會發生改變,在對血液樣本進行對比之前和之后,這些數據通常都會被輸入到電腦程序中,利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軟件來確定是否兩組數據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當然了,醫生并不需要進行這樣的統計學分析。
本文研究對于未來科學家們利用體液樣本來開發有效診斷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的新型診斷技術至關重要,未來研究者Perera及其同事將會利用來自人類患者的樣本進行紅外光譜分析來對癌癥及其它疾病進行有效診斷。
文章來源
Hemendra Ghimire, Mahathi Venkataramani, Zhen Bian, et al. ATR-FTIR spectral discrimination between normal and tumorous mouse models of lymphoma and melanoma from serum samples. 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16993 (2017) doi:10.1038/s41598-017-17027-4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不講武德!Nature子刊:癌細胞可以偷取免疫細胞的線粒體,提高癌細胞的侵襲性
- AKKU-drive? 電子瓶口分配器
- 尋找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標志物
- Nat Metabol:最新研究挑戰科學家們對機體過早衰老的理解 線粒體DNA功能紊亂或會加速衰老過程
- 揭示FUS蛋白異常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機理
- 用于微生物組研究的人造腸道
- 改善營養不良可不只是有飯吃就可以!
- eLife:小分子ISR抑制劑有望讓大腦返老還童
- 專業供應體外診斷試劑(IVD,Diagnostic Reagents )研發生產用的生物活性材料:腦、心肌標志物(Cardiac Markers)的抗原(Ag)、抗體(Ab)、酶(Enzyme)等
- Nature:科學家有望實現讓疲憊不堪的免疫細胞重新煥發活力 再次高效抑制癌癥進展
推薦產品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