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奧密克戎問世!變異多、傳播快,BA.2.75來勢洶洶
摘要:截至7月2日,各國研究人員在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數據平臺“GISAID”(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vian Influenza Data)等國際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中共提交了85個BA.2.75變種的基因序列。這種編號為“BA.2.75”的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引發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關注。
7月3日,根據以色列病毒學實驗室研究員Shay Fleishon獲取的序列信息,印度有10個邦或已出現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2.75,該變種最早發現于來自印度的基因序列,之后迅速在英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等其他7個國家相繼出現。
圖1 Shay Fleishon公開平臺發文(圖源:twitter)
■ BA.2.75或成首個成功突變的“第二代變種”
根據Shay Fleishon等人的解釋,第二代變種是指由第一代變種進化而來,但具有突變較多、差異較大等特點的變種。對奧密克戎毒株來說,BA.1、BA.2、BA.3、BA.4、BA.5等變種屬于“第一代變種”,而BA.2.75則可能成為首個“第二代變種”。關于新冠病毒進化枝的發育圖可參考圖2。
圖2 新冠病毒進化枝的系統發育圖(圖源:[2])
Shay Fleishon表示,在BA.2.75之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很多的新冠病毒的“第二代變種”,但最終發現這些二代變種都沒能大范圍傳播,導致樣本量很少。但是,此次突變的BA.2.75已在多個不同國家傳播開來,或能成為首個成功突變的“第二代變種”。BA.2.75代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進一步進化,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復雜的基因突變。
■ 傳播速度快!BA.2.75未來或掀起新疫情
此前的研究表明,奧密克戎毒株BA.2變種的傳染性強于更早出現的BA.1變種。去年年底,奧密克戎毒株BA.1變種在全球掀起一輪空前的疫情高峰;今年3-4月間,BA.2逐步“取代”BA.1導致美國、歐洲等國進入另一輪疫情;進入6月后,BA.4、BA.5變種的擴散使歐洲、以色列等地疫情再度加劇。
作為“第二代變種”,BA.2.75擁有眾多“不尋常”的突變,其傳染速度較快,或可突破現有疫苗和毒株感染構建的免疫屏障。有專家表示,該變種可替代BA.2、BA.4等現有變種,在全球掀起新的疫情高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Tom Peacock稱,第二代變種BA.2.75從已經存在的、成功的變種中突變而來,這種新變種毒株有多重尖峰突變,傳播性強,更具威脅性,需要對其保持“密切關注”。
30年來,全世界已經花費了170多億美元,努力通過接種疫苗運動根除該病毒。2020年底,世衛組織緊急批準了一種名為nOPV2的改良疫苗,以阻止非洲和東地中海國家流行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暴發。疫苗中的病毒經過了基因改造,以防止其變得有害。
根據全球根除脊髓灰質炎全球行動計劃,自2021年3月以來,已有15個國家接種了3億多劑nOPV2疫苗。在華盛頓西雅圖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進行脊髓灰質炎研究的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家Ananda Bandyopadhyay說,這種疫苗“是一種令我們都非常興奮的工具”。
圖3 Tom Peacock公開平臺發文(圖源:twitter)
澳大利亞數據處理專家Michael?Horney認為,BA.2.75傳播速度極快,6月15日至30日間,該變種占印度上傳的基因組樣本的比例由不到5%迅速上升到18%,正在快速取代其他變種,其傳播速度比BA.2、BA.5變種似乎都要快。
圖4 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2.75最早發現于來自印度的基因序列
專家表示,除了奧密克戎變體中已經存在的突變之外,BA.2.75變體還包括刺突蛋白中的新突變。在這些突變中,G446S和R493Q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它賦予了變體逃避幾種抗體的能力。這意味著它可以感染已接種疫苗或以前曾被感染的人。截至目前,BA.2.75的抗體逃逸似乎與當前疫苗的BA.4/5相似。研究表明,R493Q突變增加了病毒附著在ACE2上的能力(注:ACE2是可以幫助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蛋白質)[1]。
目前已獲取85個BA.2.75的基因序列,主要來自印度10個邦和其它7個國家。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出現BA.2.75毒株病例。由于各國共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組數量僅為全球新冠病例數的“冰山一角”,因此感染BA.2.75變種的實際人數要遠大于實際播報人數。
Fleishon表示,現階段預測BA.2.75毒株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主流變種病毒還為時過早,但BA.2.75的出現“令人震驚”,因為它可能暗示著新一波新冠疫情即將到來。
參考資料:
[1]https://www.dnaindia.com/health/report-what-we-know-so-far-about-omicron-ba-2-75-sub-variant-spreading-18-percent-more-covid-19-delta-2966072
[2]https://master.clades.nextstrain.org/
[2]https://master.clades.nextstrain.org/
官網:m.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Nature:藥吃了病沒好?可能是腸道菌群“截胡”了
- 疊氮化物樹突聚合物
- 你的口氣隱藏多少秘密
- Science子刊:重新利用金屬離子螯合劑有望拯救蛇咬傷中毒者
-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用 高分子β-淀粉樣蛋白寡聚體ELISA試劑盒
- 微生物發酵工程中發酵液過濾技術綜述
- 食品檢測用維生素標準品
- Nature:脂肪酸控制骨骼干細胞再生
- J Endo Soc:新研究可幫助控制糖尿病患者飯后血糖
- PLoS Biol:利用試紙條30秒內純化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核酸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